• 首頁
  •  / 
  • 111年
  •  / 
  • 全面性的失智症處置:從轉譯醫學到創新照護

全面性的失智症處置:從轉譯醫學到創新照護

總計畫主持人/共同主持人:楊淵韓 / 徐崇堯
子計畫負責人:王文甫、廖麗君、曾新穆

計畫目的

隨著老年人口逐漸增加,失智症已然成為一個重要的議題。失智症為一群症狀的組合,包括記憶力的減退,同時會影響到其他認知功能,有語言能力、空間感、計算力、判斷力、抽象思考能力、注意力等各方面的功能退化,這些症狀的嚴重程度足以影響其人際關係與工作能力,盛行率隨著年齡快速增加,造成家屬照顧的負擔,也影響病患及家屬的生活品質。與此同時,失智症患者可能出現干擾行為、個性改變、妄想或幻覺等症狀,醫學上將它統稱為失智症的行為精神症狀 (behavioral and psychological symptoms of dementia,簡稱BPSD)。
BPSD可在失智症病程中任何時間發生,給家屬及其護理人員帶來了沉重的負擔。這些症狀的早期識別和管理至關重要,因為它們與住院風險增加、日常功能受損、生活質量下降以及更快速進展為嚴重失智症有關,已成為擁有高比例老年人口的已開發國家之重要醫療課題。其完整的失智症處置必須從醫療端到照護端能有連續性並相互維持,除了具有實證醫學研究與全人的照護醫療,還需再配合政府的照護政策,才可以達到最佳典範與建立完整的照護體系。
為達成此一目標,提出此前瞻性計畫召集各領域專家學者,各分項計畫之間彼此支援連結與科技創新並與國際接軌,缺一不可。

臨床成果

針對四個高危險世代,建立臨床前期及極早期失智症的研究,並多方位探討失智症的早期生物標記及影響失智症預後的因素。

社區照護推動成果

一、架構失智、失能或是混合照護單位的分類標準,並重新評估其屬性,以及相對應上所需之人力及物力。

二、評估「失智共同照護中心」執行成效:

1. 失智照護服務計畫已執行5年,本計畫擬調查分析共同照護中心目前的運作情況,歸納現行的失智症醫療和照護決策(Decision making)執行現況,構建基層醫療參與失智症照護創新模式並證實具醫學實證之多重訓練模組導入失智照護服務據點之效益,提供更好的服務品質。

2. 建構友善社區失智照顧資源:包括基層醫療參與失智症照護、經醫學實證之多重訓練模組導入失智照護服務據點。

三、釐清失智症的社會心理危險因子並建構促進共享決策之照顧模式。

釐清失智症的潛藏社會心理危險因子,了解不同照護模式,包括居家照護、獨居模式、機構照護模式之影響,建立促進失智者和家屬醫療和照顧共享決策之照顧模式,包含田野調查、問卷調查、焦點團體與深度訪談,建立共享決策之友善環境,開發失智照護決策互動平台。

四、失智症連續性照護創新服務—失智症雲端護照。

建置具實證醫學證據之失智症雲端護照:個案評估資料及個人化衛教訊息可利用資訊設備隨時查閱瀏覽,提供醫療與長照人員、患者與照顧者,線上照護決策互動,使失智症照護能夠持續,不因為不同醫療機構間的不連續而中斷。雲端護照提供醫療與長照人員、患者與照顧者,線上照護決策互動。

科技創新成果

一、開發穿戴裝置:開發適合失智症患者使用的系統與服務,同時提供其子女、家人及專業照護人員更方便且有效的照護工具,可以提升失智症患者生活品質、降低照護者負擔,使投入照護資源發揮最大效益。
二、特殊認知測驗發展評估:參考國際通用之神經心理測驗、非語言性操作任務,以融合修正和開發出本土化工具,並將之應用呈現於遠端虛擬實境心理檢查。

三、病患行為狀態記錄用程式開發:手機應用程式 (APP) 開發,用以收集患者資料以供後續建立疾病預警預測模型。

計畫未來展望

此計畫將現有失智共同照護中心的角色獲得加強,運用現有政府、民間機構、協會之統計資料、等,綜合分析目前失智症者的照護場域、人力、方式及需求等,與性別、年齡、失智程度之關係,整理並探討失智症可能潛在的危險因子。

於臨床醫療與社區照護端,我們將透過資訊輔助的創新「全人與持續的失智症共照中心與照顧系統—失智症雲端護照」,串聯個案、照顧者、醫療與長照服務,即時的線上照護決策互動,提升照護效率,推廣失智照護決策及後續照護互動工具的使用,讓失智照護持續不中斷使失智症者的醫病共享決策能更加完善。以公私協力方式,積極發展多元、全方位失智照護,整合調查及介入方案的研究結果,增加失智服務量能,延緩失智者退化及失能,撰寫具有政策內涵的建議書,降地照護成本 !

在台灣臨床上被治療的失智症患者約75~80歲左右,但是有很多的研究證據說明AD發病可能從50歲左右開始,於此計畫我們建立四個臨床世代追蹤,包含高危險族群與發病族群,與美國聖路易大學阿茲海默氏症研究中心合作並帶領亞洲其他國家,使失智症的研究邁向臨床前期,並和世界接軌,將是在台灣失智症研究的一大突破。

於科技創新端,我們將發展一套基於人工智慧技術之自動化失智症患者危險行為預警系統,同時設計圖型使用介面,讓使用者 (醫護人員或病患家屬) 能夠有效地通過本系統,在失智症患者發生危險行為時,第一時間做出應對急救措施。該系統可用有效地監管失智症患者,患者在發生危險行為時,系統會自動化地做出警示,以利於醫護人員或照護人員在第一時間做出應對措施,這對失智症患者將可產生巨大的幫助。這款創新的人工智慧系統可以有效地輔助醫護人員以更方便且有效的方式進行失智症病患的照護工作,在醫療實務領域上的意義相當重大。

其二,在開發特殊認知測驗發展評估,我們發展遠端虛擬實境心理檢查,做為降低心理評估時因為人的介面電腦的介面所產生的誤差影響,並節省人力物力以及不受空間隔閡的限制,發展出具有特色的心理評估系統,藉此計畫培育建立AI 系統之專業人才與團隊,完整產品所需之技術與人力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