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歲長輩生命故事 ep 3

國家衛生研究院高齡醫學暨健康福祉研究中心 助研究員 嚴嘉明
訪談日期:2022/07/15、2023/01/03
訪談長輩:陳阿公

智慧之語:幫助需要幫助的人。

  高齡104歲的陳阿公與兒子同住在閩式三合院的祖厝內。2022年初次拜訪,2023年初再次拜訪時,陳阿公坐在一旁的椅子上,雖然多數時候需要透過兒子回答我的問題,但是阿公的頭腦仍十分清楚。猶記訪談結束我準備離開時,阿公撐著椅子的扶手突然站了起來,當下我沒有理解,原來阿公是想向我們行禮致謝。阿公的身體雖然不如前次造訪時硬朗,但是他溫文儒雅,行禮如儀的神態至今讓我印象深刻。

  阿公提到以前讀書都是走路上學,但是當時的碎石路面很不好走,阿公喃喃說道「日本人來了,路才拉直。」「我讀書時候很辛苦。」「別人可以讓父母(載),我要用走的。」一旁的兒子補充:「阿公小時候家裡經濟狀況不好,帶便當的時候沒有米,米很缺。」「番薯有時候整個下去做便當,人家有的經濟比較好,那個便當就比較好。要吃的時候阿公怕被人看見就到旁邊,同學都在另一邊。」「同學就很懷疑,為什麼每次他都躲到旁邊。他同學看到他吃番薯的時候,同學說要跟他換,同學感覺他的便當比自己的還要好吃。」阿公提到幼時自己前後在學校念了八年,學會日語五十音,也很自豪二年就開始學漢文,也曾學過古書三字經和四書。

  陳阿公出生時父親就戰死了,裹小腳的母親得靠外出幫傭才勉強讓十個子女餬口。「因為家裡的經濟比較差,阿公小時候的身體狀況就不好,比較虛弱。」兒子說道:「他現在可以活到這樣的高齡也是因為家人長期準備補品給阿公吃。」兒子拿出阿公25年前完成的族譜,只見祖譜上阿公的字跡工整,家族每一代的名字都清楚列出。阿公指著族譜還能叫出所有子女的名字。

  兒子表示,阿公較少提起以前的生活事蹟。但是從兒子的口中及家中掛滿各式的表揚獎狀,得知陳阿公年輕時加入當地基督教會,投入教會熱心助人無數。獲頒好人好事代表也榮膺模範父親,表揚他刻苦奮鬥的一生。阿公雖出身艱困的年代,但一生奮鬥向上,以自身為家庭與社會的典範。


相關連結:
百歲長輩的生命故事(ep03) 國家衛生研究院電子報


圖片來源:Image by Freepi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