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齡憂鬱症照護的瓶頸

新聞聯絡人:
國衛院高齡醫學暨健康福祉研究中心吳其炘副研究員 (037)206-166#51001

台灣人口快速老化,憂鬱症是一種常見的精神疾病,約有十分之一的人口有憂鬱症狀。衰弱症為身體老化時,出現體重減輕、肌力減動、活動下降,動作遲緩、疲憊等症狀。憂鬱症會增加高齡長者罹患衰弱症的風險,並增加死亡率、影響其他內外科疾病的預後。然而,國內外研究指出,許多憂鬱症患者沒能接受有效的治療,為了改善國人精神健康,本研究深入探討台灣憂鬱症照護的現況與瓶頸,提供衛生福利部推動各項因應措施。

國衛院高齡醫學暨健康福祉研究中心(簡稱高齡研究中心)吳其炘醫師研究團隊發現,高達87%中高齡憂鬱症狀患者覺得就醫便利,卻只有27%的患者尋求醫師治療,最終僅11%的患者得到有效的治療,顯示台灣中高齡憂鬱症就醫率偏低的狀況。其絕大多數未尋求治療的原因,可能來自於對憂鬱症認知不足、不清楚憂鬱症是需要治療的、或是擔心汙名化。儘管台灣屬於高收入國家,但中高齡憂鬱症就醫率仍然低於歐、美、日本等高收入國家,其就醫率皆超過4成。該研究顯示,女性、已婚、教育程度高、參加社交團體活動或社交休閒活動者的人,接受憂鬱症治療的比例較高。本研究已發表於國際期刊柳葉刀區域健康-西太平洋(Lancet Reginal Health – Western Pacific)。

衛生福利部為加強憂鬱症防治工作,探討影響憂鬱症照顧指標的因素委託進行本研究,由吳其炘醫師擔任計畫主持人,邀請國內憂鬱症專家共同合作。利用台灣中老年身心社會生活狀況長期追蹤調查與全民健保資料庫,分析台灣中高齡憂鬱症的治療狀況。研究論文由國立台灣大學附設醫院精神醫學部廖士程醫師與吳其炘醫師,指導醫學生張庭瑜共同完成。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估計,憂鬱症將成為2030年全球疾病負擔的主要原因。如何讓中老年患者即早治療才能即早改善,提升台灣中老年患者之就醫率是需要重視之議題。透過提升精神健康識能,讓大眾熟悉憂鬱症的症狀與治療,以及相關知識,有助於增加就醫的意願。增加社會支持,互相關懷,也可以提高中老年患者的就醫率。

台灣有相當便利的全民健康保險制度,為國人提供可近性高的精神醫療照護。衛生福利部近年在憂鬱症防治上也積極推動各項因應措施,與全台地方政府合作,成立社區心理諮商服務據點,也推動憂鬱症篩檢,並依個案嚴重程度適當的轉介,提供所需的醫療資源及服務;國健署的成人健檢也納入憂鬱症篩檢;台灣憂鬱症治協會網站也有提供篩檢量表。以上都顯示政府在憂鬱症防治的重視,這些政策的推動都有助於提高憂鬱症病患的就醫率。

此外,台灣基層精神醫療資源迅速增加,持續改善憂鬱症照護之可近性與治療品質。近十年來,憂鬱症患者因精神問題而住院或急診、或是因自傷而住院的比例,逐年下降。也顯示台灣憂鬱症治療的品質,不亞於歐美國家。憂鬱症提早就醫,可以得到最佳的療效。

研究論文全文之網址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266660652200116X

【其他相關連結】

高齡憂鬱症照護的瓶頸-衛生福利部
國衛院研究:中高齡憂鬱症患者 僅1成獲得有效治療-中時新聞網
50歲以上憂鬱症就醫率太低!當心衰弱死亡風險增3倍-聯合新聞網
高齡憂鬱症就醫率低 衛福部設站諮詢-聯合新聞網
中高齡憂鬱症盛行率16.3% 國衛院研究發現近7成未就醫-自由時報
國衛院研究:7成3中高齡憂鬱症患者未就醫-中央通訊社
國衛院最新研究:台灣7成3中高齡憂鬱症患者未就醫-yahoo!即時新聞
國人中高齡憂鬱症患者逾7成未就醫!醫曝5種人最危險 衰弱症風險增2.9倍-健康2.0
台灣中高齡憂鬱症 就醫率偏低-台灣新生報
最頻繁上醫院卻也最易忽略心理狀況 國內逾7成憂鬱症中老年未曾求醫-康健
獨家》219位精神科醫師大調查,教你如何面對自己與親友的情緒地雷 當憂鬱症來敲門-今周刊

【公共電視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