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OUT
關於中心

中心簡介

緣起

人口結構改變 臺灣邁入高齡社會

現代醫療普及與技術發達,高齡人口占總人口比率逐年提高,臺灣已於民國86年成為高齡化社會,107年進入高齡社會,預估於114年高齡人口比率將逾20%,邁入超高齡社會。
因應高齡社會需求,行政院陸續於89年起推動「建構長期照護體系先導計畫」、96年通過「大溫暖社會福利套案之旗艦計畫-全國長期照顧十年計畫」、102年推動「長期照護服務網計畫」,並自106年起推動「長期照顧十年計畫2.0」。

擘劃高齡政策 建構高齡生活環境

隨著高齡社會來臨,建構高品質健康照護的高齡生活環境成為政府重要的發展目標與政策願景,為了妥善規劃我國高齡健康與長照相關政策制度與發展方向、整合研究與社福資源的分配及運用,成立國家級的高齡研究專責單位極為重要。
衛生福利部自107年起進行「高齡健康與長照研究中心研議計畫」,109年開始執行「高齡健康與長照研究中心推動計畫」,中心的重要任務,為透過高齡健康與長期照顧政策所需之基礎調查、定期監測,進行分析以提出風險預警及政策建議,並透過具實證基礎之研究成果,提供政府推動政策之參考。

官學研攜手合作 共創友善高齡社會

行政院於109年底宣布,我國首座由中央經費挹注的「高齡醫學暨健康福祉研究中心」正式設立,由國家衛生研究院擔任主責單位,並與臺灣大學共同合作,推動各項研究,未來研究中心也將設置在臺灣大學雲林分部。
透過衛生福利部、國家衛生研究院與臺灣大學共同合作,期盼整合並提升全國高齡健康與長期照顧之研究量能,連結跨部會與跨領域之行政資源,建立在地老化及友善高齡的社會。

任務

本中心任務為整合國內現有資源、研究人才及量能,擔任跨界整合的統籌角色,提升非營利事業組織、長照服務、醫療與產業之鏈結,建立支持家庭、居家、社區到機構式照顧的多元連續服務,打造高齡友善的創新體系,促進高齡者健康與提高其生活品質。
同時,作為政府高齡相關施政規劃的智庫,協助政府訂定高齡研究主軸、政策與推廣,並針對高齡化社會當前急迫之重要問題提出因應之策略,以降低高齡所帶來的衍生問題為目標。

組織架構

高齡醫學暨健康福祉研究中心由衛福部管轄,並由國衛院與臺灣大學合作設置,由衛福部高齡健康與長照研究策略規劃諮詢會監督指導。
本中心分為行政管理與政策規劃組及高齡健康大數據研究與資源組;
行政管理與政策規劃組設五個研究群,包括高齡政策、行為與社會、老化生物學、臨床醫學與研究轉譯、服務整合示範社區等。
高齡健康大數據研究與資源組則設有資訊服務核心設施、高齡產業合作與推廣及巨量資料分析與應用研究群。
組織架構圖

大事記

105年12月
行政院核定「長期照顧十年計畫2.0」
行政院於105年12月19日核定《長期照顧十年計畫2.0》,施行內容確立「成立高齡健康及長照研究中心」。
107年
衛生福利部研擬規劃
衛生福利部自107年起委託國家衛生研究院執行「高齡健康與長照研究中心研議計畫」,協助規劃我國高齡健康與長照相關政策制度與發展方向。
108年7月
蔡英文總統108年07月29日前往雲林視察臺大醫院雲林分院時表示,要以國家的力量來協助臺大醫院雲林分院設置「高齡健康與長照研究中心」。
109年12月
行政院蘇貞昌院長109年12月5日至雲林視察「國家級高齡醫學暨健康研究中心及臺大雲林分院虎尾院區二期工程預定地」,指示由國家衛生研究院擔任「高齡醫學與健康福祉研究中心」主責單位,並規劃將研究大樓設置在雲林虎尾地區,同時提供經費支援中心營建與營運相關費用。
109年12月
召開籌備辦公室第一次會議
國家衛生研究院於109年12月13日邀集國立臺灣大學與衛生福利部長期照護司參與會議,就研究大樓興建工程、中心營運經費規劃及計畫研究方向等議題進行討論。研究中心籌備處並於110年1月起開始運作,由國衛院梁賡義院長擔任籌備處主任,執行長由國衛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許志成副所長擔任。
110年5月
籌備處進駐雲林鋤禾館

研究中心規劃於國立臺灣大學雲林分部建造研究大樓,籌備處於110年5月進駐臺大雲林分部鋤禾館設置臨時辦公室,由國家衛生研究院與臺大協力合作,共同推動中心研究營運及工程進度。並自110年6月起分階段投入專職研究人力,進行實質研究。

111年8月
研究中心於111年8月15日舉辦研究大樓興建工程動土儀式,由行政院蘇貞昌院長主持開工祝禱儀式,衛生福利部薛瑞元部長、教育部潘文忠部長、國衛院梁賡義院長、臺灣大學張上淳副校長、臺大醫院雲林分院馬惠明院長、立法委員劉建國、蘇治芬、吳玉琴、林文瑞及雲林縣副縣長謝淑亞等貴賓一同參與。